
在華人傳統坐月文化中,炒米茶一直視為產後調理的必備飲品。無論是香港、內地或台灣,許多產後媽媽都會飲用炒米茶來幫助身體恢復。究竟炒米茶對坐月有什麼特別的好處?是迷信還是真有科學依據?本文章從中醫理論和現代營養學角度,一齊拆解坐月飲炒米茶的真正原因。
中醫認為,產後媽媽氣血虧虛,體質偏寒,需要「溫補」來恢復元氣。炒米茶正好符合這一需求,其特性與功效如下:
1. 性溫暖胃,驅散寒氣
大米經過炒製後,性質由「平性」轉為「溫性」,能溫暖脾胃,促進血液循環,幫助排出體內寒濕。產後媽媽因分娩消耗大量體力,容易手腳冰冷、怕風,飲用炒米茶可改善這些不適。
2. 健脾祛濕,改善水腫
懷孕期間,許多孕婦會出現水腫問題,而產後身體仍需時間代謝多餘水分。炒米茶具有輕微的利尿作用,能幫助消腫,同時強化脾胃功能,促進營養吸收。
3. 補氣養血,恢復體力
炒米茶雖然不像人參、當歸那樣直接補血,但能溫和地調理腸胃,讓產後媽媽更好地吸收營養,間接幫助氣血恢復。
4. 代替普通水,避免「入風」
傳統觀念認為,產後媽媽不宜直接飲用冷水或普通白開水,以免「入風」(寒氣入侵)。炒米茶經過炒製,性質溫和,成為坐月期間的安全飲品選擇。
從現代營養學來看,炒米茶對產後媽媽的好處包括:
1. 容易消化,減輕腸胃負擔
產後消化系統較弱,炒米茶中的澱粉經過加熱後更易分解,能減輕腸胃負擔,避免脹氣或消化不良。
2. 提供能量,緩解疲勞
炒米茶含有碳水化合物,能快速補充能量,適合哺乳媽媽在疲勞時飲用,比咖啡或濃茶更溫和。
3. 幫助控制水分平衡
產後容易水腫,炒米茶溫和利尿,可幫助身體排出多餘水分,但不像咖啡因飲品那樣導致脫水。
4. 無咖啡因,適合哺乳媽媽
與茶或咖啡不同,炒米茶不含咖啡因,不會影響母乳品質或寶寶睡眠,是哺乳期間的理想飲品。
傳統上,坐月炒米茶會加入其他藥材或食材,以增強功效,例如:
1. 陳皮炒米茶:加入陳皮(曬乾的柑橘皮),幫助理氣化痰,改善產後咳嗽或痰多。
2. 紅棗枸杞炒米茶:補血養顏,適合氣血虛弱的產後媽媽。
3. 薑汁炒米茶:加強驅寒效果,適合手腳冰冷、怕風的產婦。
4. 黑豆炒米茶:黑豆補腎,適合腰酸背痛的媽媽。
雖然炒米茶好處多,但坐月期間飲用仍需注意:
•不宜過量:每天2-3杯即可,過量可能導致上火。
•胃熱者慎用:如果本身體質偏熱(容易口乾、便秘),可減少薑或陳皮的用量。
•選擇糙米更營養:糙米保留更多維生素和纖維,比白米更適合產後調理。
如果你是準媽媽或正在坐月,不妨將炒米茶納入日常飲食,既能遵循傳統智慧,又能溫和地恢復健康。當然,每個人的體質不同,建議可諮詢中醫師或營養師,調整最適合自己的炒米茶配方。
本公司旗下擁有超過300位持牌陪月員的團隊,而且結合中西方產後護理知識,能為產後媽媽和寶寶們提供優質和貼心的服務。如想了解更多陪月服務或訂購炒米茶,歡迎到網站查詢: